咨询热线:18851776688欢迎您访问!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严打袭警、辱警和扰警行为 江苏省公安机关2018年查处侵害警察案件2039起,处理侵权人3040人

返回
2019-03-26 877


    公安部《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于201921日正式施行。这是公安机关第一部维护民警执法权威的部门规章,也是我国第一部行政机关维护执法权威的部门规章。江苏公安机关在全国率先出台公安民警依法履职免责等制度,2018年共查办各类侵害民警执法权威案件2039起,处理不法侵权人3040人,形成了遭受侵权受保护、依法履职不担责的工作新格局。

     以零距离的抚慰,努力抚平受侵害民警身心创伤

      根据公安部要求,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普遍设立了维护民警执法权益抚慰基金,一旦发生袭警等侵权案件,由民警维权部门第一时间上门开展抚慰。2018年,仅省公安厅就先后对全省57名受侵害负伤民警进行慰问。淮安市公安局先后3次组织集中抚慰。

      一线民警受伤受辱,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切和关心。全省公安机关和卫健部门、医疗机构加强协作,建立民警救治绿色通道,对在执法执勤时负伤民警第一时间实施紧急医疗救治。南京市公安局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等8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绿色通道快速启动、优先救治等工作机制,并向全警公布了联络热线,确保一旦民警遭受侵害负伤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优质的医疗救治服务。

      对受侵害民警,既要积极治疗身体的伤痛,也要强化心理疏导防止心痛,帮助他们减负减压、消除阴影。苏州市公安局民警维权部门组建了心理维权队伍,近年来先后走访基层所队120余个,开展集体心理讲座80余场次,对450余名受侵害民警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让他们迅速走出了心理阴影,恢复健康积极的心态,受到了基层的普遍欢迎。连云港市公安局针对民警在执法过程遭到殴打、侮辱、诽谤后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况,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干预70余人次,排解被侵害民警心理困扰,增强心理适应和抗圧能力。盱眙县公安局创建了老郑帮你维警权微信平台,成为维护基层民警执法权威的直播间”“咨询室,先后受理维权案件30余起,解答疑难复杂问题260余件。

      以零容忍的决心,重拳出击严打袭警等违法犯罪

       当前侵害公安民警执法权威案件的暴力化、对抗性特征比较明显,袭警、暴力抗法等占侵权案件总量近6成。此外,恶意撕扯、辱骂民警现象也屡屡发生,不仅严重侵犯了民警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更损害了公安执法权威和国家法律尊严。

      2018939时许,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宁海路派出所警长顾全在处警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赵某拒不配合民警执法,并驾车冲撞民警,遂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车辆进行破窗控制,赵某从驾驶室冲出持刀挥刺,顾全颈部、面部及左上肢等多处被割伤,仍强忍剧痛持警棍与赵某英勇搏斗,奋力夺下赵某凶器,并与同事合力将其制服。顾全经紧急送医检查发现,仅其颈部就被刀割伤4处,伤口最长达15厘米,最近处距颈动脉仅3厘米,后经医院全力救治脱离危险。目前,赵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该案已由南京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强化源头治理,努力防范和减少侵权案件的发生

      江苏省作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领头羊,近年来先后推出了40多项公安现场执法标准,健全完善覆盖各个执法岗位、执法环节的执法细则和实战指引;围绕常见警情现场处置录制了系列执法教学视频片,为一线民警规范执法执勤提供了操作规程和精确指导;创新推出一体化、智能化、精细化、合成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健全内部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服务质量和水平。

     据了解,执法记录仪已成为全省民警执法执勤时的标配,不但时时提醒民警适应在镜头下执法,而且成为维护自身权益的第三只眼睛。各地公安机关还普遍建立了案件评析制度,认真剖析侵权案件的规律特点,研判易发生的节点原因,坚持眼睛向内,评点工作得失,对一线民警加强预警提醒,吸取经验教训,规避和化解执法执勤活动中的安全风险,努力避免和减少遭受不法侵害。

      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开展依法履职免责,对公正执法提出更高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对执法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等问题,及时严肃依法依纪查处。秦为民表示,公安机关的监督渠道是畅通的,群众可以通过12389投诉举报热线、来信来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反映、提出意见,帮助公安机关改进工作;公安机关内部也在不断地加强现场督察、执法监督,努力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从内心认可、支持、拥护民警依法履职。

      2018106日晚,泰兴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民警在处置一起汽车封堵小区大门警情中,遭到不法行为人的暴力阻碍,被围观的刘某等人造谣民警酒驾、饮酒处警,并在微信群中传播扩散不实视频。对此,当地公安机关连夜开展调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公开为民警正名,严肃追究相关不法人员责任,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相关情况,营造了全社会维护公安执法权威的良好生态。

       为担当者担当,出台民警依法履职免责制度

      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在全国公安机关率先推出了民警依法履职免责制度,激励广大民警敢于担当、勇挑重担,不断激发警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该制度明确,对公安民警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民警个人不承担法律责任,依法应当对当事人给予补偿的,由所属公安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省公安厅还就重大、复杂和疑难的免责容错事项建立了第三方参与、听证公示、审议会商等制度,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专家、律师、群众代表等参与,并根据需要组织听证会,查清事实、找准原因,并判明性质、厘清责任,确保这项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20186615时许,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区大队交警在东风路与姜高路交叉口开展专项整治,在依法对一辆擅闯禁区行驶的重型货车进行查处时,遭到车主王某的阻碍、谩骂,民警依法对其违法行为予以制止并进行口头传唤,王某和妻子李某、驾驶员陈某拒不配合并继续阻碍民警依法执行公务。期间,王某突感不适倒地,民警第一时间联系120救护车到场将王某送医救治,后经全力救治无效于当晚死亡。省公安厅和当地检察机关经调查一致认为:民警执法有据、履职规范,对男子猝死不承担责任。泰州市公安局及时召开情况通报会,向社会公布了相关执法视频资料,公开为执勤民警澄清正名、消除影响,较好地回应了社会关切,被广大网民称为民警免责第一案。据统计,全省共对216名遭受不实投诉、6名依法履职的警务人员,在查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向他们颁发《维权澄清正名通知书》,并及时公布调查结论,还以清白、给以自信。

      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而非个人行为,阻碍、妨害民警依法履行职务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侵犯的不仅仅是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也极大损害了国家法律尊严。维护民警执法权威,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确保国家法律的有效执行,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江苏警方将始终保持对各类侵犯民警执法权威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切实保障民警依法履职。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理解、支持、配合民警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稿件来源:交汇点APP 作者:林元沁 责任编辑:潘文茜)

      江苏省著名律师、资深南京律师杨正宏团队,专业辩护30年,主要代理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二审案件;各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二审、申诉再审案件;各省人民检察院抗诉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申诉再审案件。杨律师团队专业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办案细致,尽心尽职。先后辩护过数千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取得较好效果,深得委托人的信赖和赞誉!

      咨询电话:18851776688  13505179720

      办公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奥体大街68号新城国际研发总部园4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