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的发布。
近几年来,随着PPP的快速发展,其对市场监管建设方面的需求也日益突出。今年以来,从《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到《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再到财政部等三部委发文对PPP资产证券化进行规范等,PPP“防风险、强监管”的监管意图不断在相关政策中得到强化。
从严监管下,此前PPP项目库退库数量明显增加。按照财政部的说法,退库原因主要有三类:一是项目不再采用PPP模式。有的项目缺乏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有的总投资额过小或期限过短;有的已采用其他模式。二是项目停止。有的项目因征地受阻、前期手续不全或不符合PPP操作流程,无法推进,已被政府叫停。三是项目整合。一些项目在前期重复入库,后期逐步整合删减。
相较此前,此次《通知》对入库项目更加严格,要求对不适宜采用PPP模式实施、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未建立按效付费机制、未按规定开展“两个论证”、不符合规范运作要求、构成违法违规举债担保、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公开等的项目,将采取严格手段进行核查和清理,以防止PPP项目的异化和泛化。
据了解,因为此前多数银行将入库作为贷款审查的条件之一,有些已经签约的PPP项目或因入库新规而出现融资方面的困难。此外,按照之前财政部PPP项目库的管理规定,有些PPP项目因为退库而无法被地方政府纳入年度预算,也有可能被迫中止。
政府部门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组合和管理新举措,从而实现我国PPP的健康有序发展。